沙伊言和带动中东复交热潮 天天热点
2023-04-22 13:32:47 青瞳视角

马晓霖(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


(资料图)

4月18日,沙特阿拉伯外交大臣费萨尔访问叙利亚并会见叙总统巴沙尔。费萨尔是2011年后首名做客大马士革的沙特高官,两国离恢复断绝11年的邦交只差一步。同日,突尼斯总统赛义德接见叙利亚外长梅克达德,也为中断12年的双边关系破镜重圆进行背书。还是同一天,卡塔尔官方机构证实,该国与阿联酋复交复馆程序正在推进……沙特和伊朗握手言带动的中东国家关系正常化渐入高潮和佳境。

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办公室主任王毅与沙特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艾班、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在北京签署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互派大使并探讨加强双边“兄弟关系”。

4月6日,在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主持和见证下,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北京实现两国断交七年来的首次握手。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强调,根据此前三方联合声明精神,将在两个月内重启使馆和代表机构,探讨恢复双边航班、公私机构互访和签证服务。

几周内,沙伊安全与外交事务两级高官先后聚首北京,开启中国中东促和外交“主场模式”,也体现出两国尽快化干戈为玉帛的强烈愿望。沙伊关系正常化进入快车道,包括完成外长互访,邀请两国元首互访以及建立联合商会,沙特还承诺将对伊大规模投资。

中国斡旋既是水到渠成,助推沙伊跑完对话与和解“最后一公里”,又确实抓住中东乱局一团麻的线头,达成罕见而积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沙伊是十余年来中东身份政治博弈两大领头羊和关键玩家,双方握手言和势必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其他相关问题陆续迎刃而解。

2011年“阿拉伯之春”运动爆发后,中东堪称天下大乱,出现围绕力挺还是打击穆斯林兄弟会的阵营争斗,形成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派系博弈,聚焦击溃“伊斯兰国”武装国际反恐合作等四大主题,而无论从哪个维度考察,都有沙伊战略角逐的明争暗斗。

沙伊引领的身份政治博弈严重解构中东地缘关系特别是阿拉伯内外关系,并转化为几个迟迟未消的痛点:叙利亚因拒绝与伊朗断绝战略盟谊而遭到沙特主导的阿拉伯大家庭孤立,被中止阿拉伯国家联盟资格甚至几乎被推翻政权;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因亲近伊朗而被沙特和埃及等列为“恐怖”组织;沙特处决本国什叶派领袖而激怒伊朗导致双方断交“绝缘”,巴林、苏丹、埃及和约旦也走向伊朗对立面;卡塔尔因同情穆斯林兄弟会和抵制孤立伊朗而受到沙特、阿联酋、巴林和埃及等“断交”制裁;沙特率多国出兵也门打击亲伊朗的胡塞武装,沙伊将战略空间和实力范围之争扩大到红海……

随着沙伊开启历史性和解大门,上述中东地缘痛点正逐一打通或得到缓解,呈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动荡、战乱和苦难为主旋律的中东,正在书写冰河化冻、大地复苏新篇章,也见证着中国外交的大智慧与大手笔。

伊朗快速扩大对阿关系正常化且收获连连。3月13日,伊朗向巴林伸出橄榄枝,并于4月12日与之在沙特签约复交文件。4月4日,伊朗向阿联酋重派大使,继去年9月阿联酋率先派回大使后,将两国大使级关系完全修复。伊朗还表示欢迎与埃及发展关系,并寻求与约旦外交关系回调至大使级。“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埃及和约旦当年追随沙特而与伊朗关系降级,如今实现关系正常化只是时间问题。

沙特与胡塞武装寻求长期停火,与哈马斯关系转圜。4月11日,沙特代表团与胡塞武装在也门首都萨那就长期停火举行谈判,达成三年来最大规模换俘协议并同意5月继续谈判。胡塞武装领导层对此高度评价并同意“超越以往向前看”。巴勒斯坦《圣城报》称,4月17日,多名哈马斯领导人正式访问沙特,也意味着双方将了结旧怨。

沙伊和解外溢效应的最大得益者当属叙利亚。叙利亚过去12年成功地维持与伊朗主导的什叶派联盟的牢固关系,打赢政权保卫战,并迫使诸多曾敌视乃至断交的阿拉伯国家相继回心转意,其中沙特立场转变最为关键。显而易见,与伊朗和解推动沙特涉叙政策急速升温,由消极观望转为大力撮合,以便为5月利雅得阿盟峰会做好铺垫,正式迎回叙利亚而彻底结束阿拉伯大家庭的分裂。

沙特和伊朗大国博弈和身份政治斗争为主线的中东十年之乱,起于突尼斯而收尾于叙利亚。沙特一度是打压孤立甚至颠覆叙利亚政府的主导者,政变后的突尼斯政府也曾是对叙和解的强烈抵制者。如今,沙特和突尼斯双双因时因势而变,热烈拥抱叙利亚,当然要感谢沙伊和解打通主动脉,但也体现了中东国家政治决策务实多变和易受现实利益驱动的特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