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五一”期间,“打卡博物馆”成为很多人休闲度假的首选。在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各大热门博物馆,假日期间的票很早就被预约一空,展馆中随处可见观众身着汉服参观的身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一改过去的“高冷”形象,以脑洞大开的创意、前所未有的生机实现了和大众生活的双向奔赴。
进入直播间,就能和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一同见证百年前的古董如何重焕生机;扫描二维码,就能亲临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探秘古蜀奇幻之旅;戴上VR眼镜,尽可欣赏五彩鱼藻纹盖罐的鱼儿在莲间跃动戏耍的身影;打开小程序,便能与神秘的敦煌藏经洞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些原本珍藏在橱窗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的遗迹、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正借助数字化手段的深度应用,各显神通,不断“出圈”,在满足公众多元个性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为星光璀璨的文化遗产注入新生命。
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新的方式。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共有6183家博物馆,馆藏6700万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世界遗产56项,还有不计其数的民间文物收藏。然而,很多文物极易遭受损坏,保存条件严苛。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遗珍或是在特定环境中小范围展示,或是为延缓老化进程不得不处于“沉睡”状态,难以供世人欣赏。
面对文化遗产在展示利用和保护传承之间的矛盾,先进的数字技术提供了解决思路。工业CT、三维扫描、数字测绘等技术可以全方位、高精度采集文物资料,为展示和科研提供丰富的“数字资产”;多光谱技术、智能认知技术可用于文物病害防治,通过对壁画材料、石窟环境的监测分析,更清晰地掌握文物的“健康状况”,为文物修缮和预防性保护提供依据;虚拟建模、AI技术可用于出土文物的数字修复,借助精确的纹理映射、碎片扫描还原考古现场,评估文化遗产的保存状况……这些技术平衡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让文化艺术的生命在数字空间实现永恒,也让宝贵的文物古迹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发挥出更大价值。
数字技术不仅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更让文化遗产“火”起来。过去,逛博物馆既费脑力,也耗体力。文物繁多又冰冷,展厅很大逛不完,遗迹久远看不懂,艺术作品太抽象……这些隐形门槛影响了大众与文化遗产的亲密接触,也阻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如今,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技术的成熟,文化遗产在数字空间拥有了孪生身份,并化身为多种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不断拉近与公众的距离。
以《千里江山图》为蓝本创作的《丹青千里》,用音乐的形式传递中国古画的文化内涵;“云游长城”采用实时渲染和动态光照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爬长城”;以敦煌飞天为灵感打造的虚拟数字人天妤,一度成为短视频平台的热点,为我国文化出海提供了新的突破口……这些高趣味、强互动的文化产品降低了受众的认知门槛,激发了年轻人对晦涩文博内容的强大兴趣,也重构了受众与博物馆的关系,推动了文博价值的充分释放。
随着数字技术逐步全链条应用于文物的采集存储、修复展示、内容挖掘、智慧管理、活化应用等环节,博物馆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年轻一代越发浓厚的文化归属感和国潮认同感的催化下,文博所蕴含的经济潜力也为人们所关注。以非遗为例,2022年淘宝平台非遗衍生产品店铺数为32853家,较2020年增长9.5%;非遗衍生产品交易额较2020年增长11.6%;非遗衍生商品消费者规模已达到亿级,“90后”和“00后”成为消费主力。我们期待,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创新交融,让深沉厚重的民族文化在古今相通、虚实交织的数字时代触达更多人的精神世界。(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康琼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