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日本已4年,李涵深仍然能够想起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的点滴:新生周、徒步赏樱、夏日花火大会、上课、见习、新春饺子会、毕业典礼……一个个难忘的瞬间构成了那段漂洋过海、在异国学习的日子。
“留学生活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我的留学生活多姿多彩。”李涵深说。
2015年,李涵深踏上了飞往日本的航班,开始了一段两年的公派留学生活。
跨学科,是挑战也是机遇
2015年,李涵深参加了“上海交通大学-早稻田大学双硕士”公派交流项目,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人工智能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17年,李涵深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毕业回国,继续在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19年,他再次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毕业,并前往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主动配电网的规划与运行。
对李涵深而言,两度跨越学科差异,学习交叉学科的经历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2015年,面对当时涌现出的新技术,学习传统工科的李涵深选择将人工智能作为留学专业。“我希望能够进行多领域、跨学科的技术研发和实践应用。”李涵深说,“在早稻田大学,我学习交叉学科,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沟通技巧、跨文化适应能力。”
身处异国他乡,学习一个陌生的学科意味着重重挑战,语言和学习模式变化的双重压力向李涵深袭来。在早稻田大学期间,学校课程大多采用英日双语授课,也很强调知识的广度,许多教授会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这使得留学生必须克服困难,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我还记得在日本第一次选读全日语授课的情形、第一次在演讲台上作小组汇报的情形,我想这不仅是我个人,也是大部分留学生的真实写照。”李涵深说。
幸运的是,李涵深依靠自己的努力和老师同学的帮助把挑战转化为机遇,将计算机技术与电气工程专业结合起来,还过了语言关。“在不断的锻炼下,我从入学时的怯于开口到毕业时的日语N2水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李涵深说。
跨文化,从陌生到熟悉
“孤独是留学生的一致感受。为了应对孤独,我会及时了解国内的新闻时事,用信念去支撑。留学在外,我仍然心系祖国,提醒自己留学是在为以后的人生打基础。”李涵深说,“革命先辈在早稻田大学的留学故事,是我最好的前行动力。”
克服孤独是每个海外学子的“必修课”,跨文化交流则是这一课的解决方案。为了排解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学习的孤独,李涵深加入了全日本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和福冈县留学生会并通过参加各种活动结交了不少朋友,既接触了外国文化,也展现了中国留学生的风采。
在2017年7月举办的第五届九州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李涵深作为志愿者参与现场摄像,结识了北九州市立大学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会的会长渡边彩乃。在交流中,渡边彩乃对中国扫码支付、共享单车、网络购物等快速发展赞叹不已。她告诉李涵深,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自己开始学习中文,参加“汉语桥”比赛并赴中国交流。“很多日本人都对中国的生活充满兴趣。”李涵深回忆道,“这提升了我的文化归属感与文化自信。”
在日本留学期间,李涵深克服了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了必修课程,还获得了早稻田大学留学生学费减免、早稻田大学留学生特别奖学金等荣誉。此外,他还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中主动介绍中国的历史与现在,努力展现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
“对我来说,经历过留学后,会增强‘四个自信’,特别是道路自信,我对国内的发展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李涵深表示,“留学经历使我更爱国,更有归属感,也让我拥有广阔的国际化视野,为回国后的生活提供新思路、新活力。”
谈到未来,李涵深说:“要把留学所得融入自身事业,以服务国家电力事业发展需要为己任。”(骆香茹)